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樹木醫生—小啄木


樹木醫生小啄木

冬日的午後,走向森林步道入口,櫸木、楓香、樟樹的落葉撒滿整個生態步道,踩在枯黃的落葉堆上,一陣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從腳底下傳來,空氣中還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樟樹味道。大大小小的枯枝僅剩幾片泛黃的葉子垂掛在枝條上,雙手環抱大樹,抬頭仰望天空,視野變得更開拓。


站在大樹底下,靜靜地聆聽四週所發出的聲響,空氣中的寧靜被二隻鳥兒的振翅聲響劃破,牠們停棲在大樹上頭,歪著頭看四處觀察。這二隻身長大約二十公分的鳥兒,在樹幹上上下下爬來爬去,當牠們停下腳步時會用嘴不停地啄樹幹,「叩、叩、叩」「叩、叩、叩」細微的聲響從樹上傳來,拿起望遠鏡仔細一看,原來牠們是啄木鳥。



台灣有四種啄木鳥,分別為大赤啄木、綠啄木、地啄木以及小啄木,其中小啄木是體型最小最容易見到的啄木鳥,而這二隻飛來的鳥即是小啄木,牠們分布在低中海拔山區,背面大致為黑色,臉部白色,腹部是灰褐色並帶有白斑。










二隻小啄木鳥用銳利的眼睛,在這一小片森林中四處尋找小蟲,一下子飛到櫸木上攀爬,一下子又飛到山櫻花的枯枝上,並不時會發出單音似「嗶、嗶、嗶」的叫聲。牠們會以螺旋狀的方式攀爬,由樹幹的中層開始往上行走,待爬到樹枝的最高點,會做短距離的飛行,就這樣不停重覆相同的動作尋找小蟲。















爬樹的法寶:一般鳥類的腳趾構造是三趾朝前,一趾向後,而小啄木則是二趾朝前,二趾朝後,再加上牠的堅硬羽尾,能將身體穩穩地固定在樹幹上,因此,牠可以輕易地在樹上爬行。利用堅硬的鳥嘴敲擊蟲蛀的樹幹或樹皮的縫隙,再用長長的舌頭將蟲黏出來,因此有「樹木醫生」的稱號。台灣一年四季許多地區都可以見到小啄木,牠們經常單隻或二隻一起活動,在覓食的時候不甚畏人,可以慢慢觀察牠們的行為。









小啄木真的很可愛,看牠爬樹、找蟲的模樣真的很有趣,有時候還會躲躲藏藏的,探頭探腦地看著樹枝,好像在問大樹說:告訴我,你身上哪邊有蟲蟲,我來幫你抓出來。

偶爾會抬頭看看另一隻啄木鳥在哪兒,牠們邊找蟲邊鳴叫,似乎深怕對方不見了,這一次的觀察時間是在放學後,我們的相遇大約有二十分鐘左右,校園中這是第二次難得近距離的接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