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領鵂鶹

光華國小的校園出現了全台灣最小的貓頭鷹----領鵂鶹


形態特徵:
領鵂鶹是台灣山林中體型最小的貓頭鷹,牠的身體長度約15~16公分,長度僅比我們常見的麻雀大一點點,若和國小小朋友的手掌展開比較,大小則差不了多少。
牠身上的羽毛從頭部至背部是黑褐色,胸、腹部則為白色夾雜黑褐色粗縱斑,另外,牠後頸部有兩個像是眼睛的黃褐色斑紋,我們稱之為『假眼』,是用來欺騙敵人的。牠的頭部可以做270度的旋轉,站在樹枝上身體不需要移動即可清楚看到四面八方環境的狀況。
牠的模樣非常可愛,小小的頭加上圓圓胖胖的身軀,看起來像是葫蘆的形狀,因此有人幫牠取名為「小葫蘆」。
來看看牠圓圓胖胖的模樣吧!


生態習性觀察:
貓頭鷹在生態系統中是屬於頂級的掠食者,他們的習性大多是晝伏夜出,而領鵂鶹在清晨和黃昏時活動較頻繁。在森林中尋找領鵂鶹需要很好的眼力,因為牠的個體很小、羽毛的顏色與樹幹相近,保護色非常好,且站在樹枝上不動時,又與樹瘤的樣子非常相似。想要找他的話,可以嘗試在樹幹與大分枝上較明顯的交叉處,牠通常會停在比較空曠的樹枝上。

常常會靜靜的站在圍牆外大樹上,真的很小一隻,若沒注意的話不容易發現。

在一個冬天的晴朗午后,領鵂鶹無聲無息的出現在校園瞭望臺旁的樹上,周圍的鳥兒圍著牠大聲的又叫又跳,似乎在警告大家領鵂鶹在此,小心被牠攻擊。領鵂鶹雖然看起來袖珍可愛,但是牠的性情可是很兇悍的,牠吃的食物包括大型昆蟲、小鳥、爬蟲類、兩棲類、偶爾也會捕食野外的老鼠,甚至體型比領鵂鶹還大的鳥類也會被牠捕食。
在清晨與黃昏時比較常聽見領鵂鶹鳴叫,牠的音調低沉「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四聲鳴叫聲很容易辦認。

看似可愛,但卻是性情兇悍的猛禽。




保育知識
領鵂鶹是台灣特有亞種,在台灣算是普遍的留鳥,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與森林邊緣。山林開發、砍伐樹木會造成領鵂鶹棲地的破壞與減少,在山區果園施打的農藥若過量也會讓領鵂鶹面臨生存的危機。由於牠的體型小,外型模樣非常可愛,會被有心人士捕捉販賣至寵物店,有時也會因陷入山林中人為設置的鳥網而死亡。
維持一個良好的棲息環境,減少人為的干擾,讓領鵂鶹有合適的生存空間,我們才能有機會在野外見到牠可愛的模樣!

有時會還會眨眨眼,好可愛。

青背山雀與台灣小鶯

98年5月7日(星期四)帶領學生探索完A區神木之後,往賴爸爸家休息喝茶時,突然發現了一對青背山雀在電線竿上育雛。隔天下午即火速衝去拍電線版的青背山雀。

5/8(五)下午,天氣晴朗。透過昨日的觀察之後,發現親鳥大約幾十分鐘就會回來一次,牠們所築的巢是在電線竿裡頭,所以無法看到巢的位置,僅能見到親鳥要回巢時站在電線上的畫面。





雖然沒有美美的樹枝綠葉版的畫面,但是能夠拍到青背山雀已經心滿意足了。在觀察時尚無法在第一時間就將公、母鳥辦認出來,主要是角度的問題加上無法看到腹部的羽毛。因此,完全不知誰是爸爸、媽媽。
愛護孩子的爸媽,將抓到的小蟲子交給另一半去餵食,也許是爸爸交給媽媽吧!看得出來牠們鰜鰈情深。

青背山雀觀察完之後,一旁的台灣小鶯叫個不停,在杉木叢中、芒草堆中跳來跳去,非常地活潑。「你~回去」的叫聲此起彼落,一個難得的機會跳到蕨類枝條上。



自從上回在前光華路上遇見小鶯之後就已經有一段時間聽不到牠的聲音。賴爸爸家的這隻小鶯非常好客,在住家面前不停地東奔西跑。

後來發現牠的路徑都滿固定的,先會跳上草堆中再慢慢地跳上杉木,但在每個點停頓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終於…等到牠停下來叫了!「你回去……我不回去」嗓子拉的長長的,整個山頭似乎都聽到牠嘹亮的鳴聲。


以下一張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張,美麗的圖片得來不易,花費許多時間的觀察與等候,拍攝這張相片的時候,人蹲在豬圈的旁邊且人是在下風處,蒼蠅滿天飛舞,再加上餿水桶的味道,我已經變成了逐臭之夫了!


明年有機會要再去賴爸爸家那兒觀察,順便釘個巢箱看看青背會不會來利用。
海拔高度約1400,賴爸爸家這個點是觀察鳥類的好地方!納入私房點了!


樹木醫生—小啄木


樹木醫生小啄木

冬日的午後,走向森林步道入口,櫸木、楓香、樟樹的落葉撒滿整個生態步道,踩在枯黃的落葉堆上,一陣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從腳底下傳來,空氣中還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樟樹味道。大大小小的枯枝僅剩幾片泛黃的葉子垂掛在枝條上,雙手環抱大樹,抬頭仰望天空,視野變得更開拓。


站在大樹底下,靜靜地聆聽四週所發出的聲響,空氣中的寧靜被二隻鳥兒的振翅聲響劃破,牠們停棲在大樹上頭,歪著頭看四處觀察。這二隻身長大約二十公分的鳥兒,在樹幹上上下下爬來爬去,當牠們停下腳步時會用嘴不停地啄樹幹,「叩、叩、叩」「叩、叩、叩」細微的聲響從樹上傳來,拿起望遠鏡仔細一看,原來牠們是啄木鳥。



台灣有四種啄木鳥,分別為大赤啄木、綠啄木、地啄木以及小啄木,其中小啄木是體型最小最容易見到的啄木鳥,而這二隻飛來的鳥即是小啄木,牠們分布在低中海拔山區,背面大致為黑色,臉部白色,腹部是灰褐色並帶有白斑。










二隻小啄木鳥用銳利的眼睛,在這一小片森林中四處尋找小蟲,一下子飛到櫸木上攀爬,一下子又飛到山櫻花的枯枝上,並不時會發出單音似「嗶、嗶、嗶」的叫聲。牠們會以螺旋狀的方式攀爬,由樹幹的中層開始往上行走,待爬到樹枝的最高點,會做短距離的飛行,就這樣不停重覆相同的動作尋找小蟲。















爬樹的法寶:一般鳥類的腳趾構造是三趾朝前,一趾向後,而小啄木則是二趾朝前,二趾朝後,再加上牠的堅硬羽尾,能將身體穩穩地固定在樹幹上,因此,牠可以輕易地在樹上爬行。利用堅硬的鳥嘴敲擊蟲蛀的樹幹或樹皮的縫隙,再用長長的舌頭將蟲黏出來,因此有「樹木醫生」的稱號。台灣一年四季許多地區都可以見到小啄木,牠們經常單隻或二隻一起活動,在覓食的時候不甚畏人,可以慢慢觀察牠們的行為。









小啄木真的很可愛,看牠爬樹、找蟲的模樣真的很有趣,有時候還會躲躲藏藏的,探頭探腦地看著樹枝,好像在問大樹說:告訴我,你身上哪邊有蟲蟲,我來幫你抓出來。

偶爾會抬頭看看另一隻啄木鳥在哪兒,牠們邊找蟲邊鳴叫,似乎深怕對方不見了,這一次的觀察時間是在放學後,我們的相遇大約有二十分鐘左右,校園中這是第二次難得近距離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