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纖腰蜻蜓

下午五點過後,太陽公公緩慢地往西邊落下,天空中的雲朵己被夕陽染成了橘紅色















我們加快腳步走過水泥砌成的田埂,穿過一片茂密的草叢,眼前出現的是一口池塘,池塘邊有十多隻橙斑蜻蜓在附近不停地飛行、爭鬥,後方則長滿了許多挺水性的 水生植物。我們站在岸邊靜靜地等候,經過了幾分鐘之後,有一個黑影從我們面前快速飛過,並在水池週圍繞圈飛行,牠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觀察的目標----纖腰 蜻蜓(圖二)。

纖腰蜻蜓體長約4.9-5.1公分,喜歡在傍晚的時候出現活動,牠有一雙綠色的複眼,合胸與腹部大致是褐色,腹部前三節膨大如球狀,第四節以後則非常細(圖三)

這隻纖腰蜻蜓在水塘邊沿著長約3公尺,寬約1公尺的靜水區域盤旋,大部份的時間牠都在距離水面上約20~30公分左右的高度飛行,牠移動的速度很快,不論 是在空中飛行或是變換方向都只有極短暫停頓的片刻,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若想要用肉眼仔細觀察牠的特徵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一般而言,公的蜻蜓會守候在水邊等待母的蜻蜓出現,以爭取到交尾繁殖的機會。這隻公的纖腰蜻蜓一直在這片水池邊飛行,不久,天空中又飛來另一隻公的纖腰蜻 蜓,只見牠們在水池週圍相互追逐,不停地打鬥、四處亂飛,根本無視於一旁觀察的我們,兩隻蜻蜓居然飛到同行友人的腳邊打鬥,牠們的行動非常快速,不一會兒 一隻公的蜻蜓就往空中飛去離開了現場。(圖四)


這時,天色愈來愈暗,忽然間從草叢邊傳出「嚓嚓嚓」翅膀磨擦拍打的聲音,我低頭一看,發現一對纖腰蜻蜓正在交尾(圖五)


牠們不停地來回飛行,大約經過二、三十秒左右就分開了。母的纖腰蜻蜓找到浮在水面上的枯枝後,即快速來回飛行,並將卵粒產在枝條上(圖六)


,整個產卵過程的時間不超過一分鐘,之後牠就往天空中飛去消失在眼前。
纖腰蜻蜓分布很普遍,幾乎全臺灣各縣市都有發現的紀錄,不論是都市邊緣的水池、鄉間的埤塘、低海拔山區的水域都可以發現牠活動的蹤跡。傍晚時,若有機會到水邊走走可以多加留意,也許纖腰蜻蜓就住在你家附近哦!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美麗的豆娘—珈蟌科成員

初夏的季節,許多小生命已經開始活躍起來。挑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沿著森林步道旁漫步,映入眼簾的是一叢叢盛開的紫花酢醬草,昭合草則羞紅著臉低頭不語, 大自然巧妙地運用花朵妝點步道。一旁的小溪發出潺潺流水聲,清新的空氣從臉頰旁吹拂而過,慢慢地朝向水邊走去。只要放低你的身軀、用眼睛仔細的觀察,你會 發現有許多色彩美麗的豆娘藏身在森林的溪流邊,翅膀上帶著橙色光澤的是細胸珈蟌(圖一橙翅型);全身綠色、翅膀布滿寶藍色有金屬光澤的則是白痣珈蟌(圖 二);另一種身體也是綠色,翅膀上有黑、白、黑三截顏色,牠是中華珈蟌(指名亞種)(圖三)。

圖一
















圖二













圖三














細胸珈蟌於早春時節即開始出現,身長約5.3~6.3公分,在每年的三月中至六月都可以發現,牠喜歡在乾淨的小溪流附近活動,四片翅膀上有顯眼的橙色,在陽光的照耀之下會反射出金屬光澤,是一種相當漂亮的豆娘。細胸珈蟌的翅膀有透翅型(圖四)
圖四













及橙翅型二種,一般橙翅型的雄蜓較為常見,牠們會靜靜地停棲在溪流邊的植物或岩石上,守護自己的地盤,若有另一隻雄蜓飛進領域,我們馬上就會見到牠們互相展翅在空中上上下下地追逐,有時可以持續二、三十秒左右的時間,輸的一方則會飛到較遠的地區。

白痣珈蟌是台灣特有種蜻蜓,屬於大型的豆娘身長約6.2~7公分,幾乎全年的時間都可以見到牠,會停棲在森林邊緣的植物或溪流中的岩石上(圖五)














有時會趨趕入侵的豆娘,有時也會捕捉附近的小蟲來吃。大體而言牠們的警覺性較高,只要一接近牠,馬上就會往較高的地方飛去。

中華珈蟌(指名亞種),身長約5.9~7.4公分,成蟲出現時間約每年自2月至12月,喜歡在森林中陰暗潮溼處、乾淨的小溪流附近活動,若兩隻雄蟲相遇時 會展開雙翅相互對峙,勝利的一方則會留在原來佔據的地方,雌蟲的翅膀上有一個明顯的白色翅痣,交尾時會呈現像愛心的形狀(圖六)。